記者從十堰市發改委資源環境科獲悉,根據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部署,市發改委近日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十堰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今年底禁止銷售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
《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普遍推廣,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顯著提高;到2025年底,塑料污染治理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縣級以上地區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中指出,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
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等;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禁止、限制使用部分塑料制品
《方案》中提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均為禁止、限制使用部分塑料制品。
關于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治理方案是:到2022年6月底,茅箭區、張灣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鄖陽區、武當山特區;到2023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所有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關于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治理方案是:到2020年底,全市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城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各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底,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 30%。
關于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治理方案是: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到2025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市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關于快遞塑料包裝的治理方案是:到2022年底,城區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到2025年底,全市范圍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在推廣應用替代產品方面: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菜籃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方便群眾生活。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建立集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產品。在地膜使用量大的地區,結合農藝措施推廣覆膜作物可降解地膜示范。
在發展生物降解材料產業方面:利用工業技改、科技創新等專項資金,支持市內相關企業迅速擴大生產規模,滿足禁限部分塑料制品后的替代產品需求。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研發,發展生物降解材料產業。降低應用成本,嚴控哄抬物價,增加有效供給。
在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方面:開展可循環、可折疊包裝產品應用試點與綠色發展綜合試點,在生鮮同城快遞配送中推行可復用冷藏式快遞箱。快遞物流企業應采購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的包裝產品,推廣使用環保膠帶、包裝帶和填充物等。引導推動快遞物流企業建立綠色采購制度,加快推進行業綠色采購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綠色管理責任,鼓勵企業建立綠色生產、采購、銷售、回收及物流體系。推動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在規范塑料制品生產方面:推行綠色設計,提升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積極采用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
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方案》強調,要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推進資源化能源化利用、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
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在辦公樓、機場、車站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增加投放設施,提高清運頻次。推動再生資源利用回收網絡和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兩網融合”。推動電商平臺、環衛部門、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在住宅小區、公共場所、辦公樓、高校等區域設置快遞包裝等回收設施。指導督促港口碼頭加強船舶塑料垃圾接收設施建設,促進與城市公共轉運處置設施的有效銜接;加強對船舶違規排放塑料垃圾行為的監督檢查,督促落實船舶水污染物轉移處置聯合監管制度。設立廢舊農膜定點回收網點,引入市場機制,推動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強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
推進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規范化、集中化和產業化,引導資源循環利用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回收廢棄的塑料制品,并對回收的塑料制品進行資源化利用,提高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水平。分揀成本高、不宜回收利用的塑料廢棄物要推進能源化利用,加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傾倒點排查整治工作,重點解決城鄉結合部、環境敏感區、道路和交通服務區、坑塘溝渠等處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堆放導致的塑料污染問題。開展漢江沿線、水庫湖泊沿岸塑料垃圾清理行動。推進農田殘留地膜、農藥化肥塑料包裝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農田殘留地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