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警告說,橡膠行業供應鏈缺乏透明度正在掩蓋對環境的影響,并使瀕危動物面臨進一步的風險。
倫敦動物學會 (ZSL) 的研究發現,只有兩家公司可以追溯其橡膠的來源,五分之四的天然橡膠制造商 (79%) 尚未公開聲稱可追溯至必要的來源其經營規模的水平。
環保人士表示,在可能不可持續的做法中缺乏透明度會大大增加森林砍伐的風險以及對極度瀕危動物物種的威脅。
輪胎制造商經常競爭獲得相同的橡膠來源,這意味著披露供應商的位置可能會放棄競爭優勢。
但在他們最新的可持續發展政策透明度工具包 (SPOTT) 報告中,ZSL 表示這種缺乏透明度嚴重質疑橡膠行業是否正在采取足夠的措施來保護自然。
報告顯示,接受評估的天然橡膠制造商中有五分之四尚未公開宣稱對橡膠加工商級別的“可追溯性”。
他們發現只有兩家橡膠公司——米其林和普利司通——表示他們可以追蹤一些橡膠的產地。
上述兩家以及倍耐力、大陸集團和韓泰輪胎等輪胎制造商主導著橡膠供應鏈。
由于這些公司為獲得相同的橡膠供應商而競爭,披露供應商位置將意味著失去競爭優勢,例如更好的定價或更安全的供應鏈。
但 ZSL 表示,這種不可持續的做法缺乏透明度,使大多數橡膠生產地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和瀕危動物面臨嚴重風險。
領導評估的 ZSL 可持續業務專家 Sam Ginger 解釋說:“輪胎制造商是橡膠供應鏈中的主要參與者,消耗了超過 70% 的產量。”他們經常競爭獲得相同的橡膠來源,并公開供應商
位置可以揭示競爭優勢,例如更好的定價或更安全的供應鏈。
“然而,這種缺乏透明度讓人質疑是否采取了足夠的措施來保護自然。
大部分橡膠生產發生在東南亞,那里是瀕危亞洲象和極度瀕危穿山甲等物種的家園。
”由于動物流浪到種植園,棲息地喪失和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加劇,導致這些動物數量減少。
“沒有供應鏈可追溯性,公司無法確定他們是否支持棲息地破壞和生物多樣性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