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景氣回落,2022 年建議尋找確定性成長機遇今年以來,受益于國內市場與海外出口的雙重利好疊加,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為化工企業的盈利帶來系統性提升。根據wind 資訊數據,化工(申萬)板塊418 家企業中(剔除ST、B 股和未披露中報的新股),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的達290 家,其中有43 家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500%。從長邏輯角度考慮,隨著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海外停產的產能將會逐步復蘇,大宗商品價格或將從當前高點回落至合理區間,而近期的PPI 和內需數據環比不斷地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支撐了我們的觀點。因而,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已呈回落之勢,2022 年建議擁抱確定性成長的賽道及標的。
從估值角度尋找投資機會:2022 年關注低估值、高盈利的細分領域基于對化工各個子版塊估值以及盈利增速進行分析,我們發現當前估值較低的化工子版塊主要包括粘膠、氨綸、氮肥、純堿、氯堿、維綸;盈利增速情況較為良好的子版塊包括炭黑、純堿、其他化學原料、磷肥、氮肥等。綜合來看,兼具低估值和業績良好增速的板塊重點可以總結為化纖(粘膠、氨綸、維綸)、農化(氮肥、磷肥)、純堿、氯堿、聚氨酯。我們認為,在今年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能夠有良好盈利能力且估值較低的化工子領域,2022 年將同樣具備較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從商品價格角度尋找投資機會:2022 年關注原油產業鏈、煤化工及純堿在我們跟蹤的119 種化工產品中,年初至今有101 種價格上漲,18 種價格下跌,其中國際尿素、草甘膦、國際氯化鉀、黃磷、磷酸等產品漲幅位居前五,漲幅分別為290.22%、203.77%、178.31%、170.97%、170.83%,而漲幅排名位居后的大宗品主要包括丁二烯國際、丙酮、生膠、DMC、軟泡聚醚等,今年以來分別價格下跌48.78%、38.01%、20.59%、19.70%、18.64%。基于對商品價格的分析,我們認為目前大宗商品價格普遍已處于歷史高位,當前時點,建議從大宗商品景氣持續性的角度和底部反轉角度進行篩選,其中景氣持續性建議關注石化產業鏈、煤化工以及純堿,底部反轉建議關注氟化工和維生素。
從產業趨勢角度尋找投資機會:擁抱新能源,關注風電、光伏及新能源車化工行業作為承接上游生產和下游消費的中間環節,一方面將迎來能源變革帶來的上游生產端的重塑,另一方面將受益于下游新能源領域(如: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等)的發展帶來的需求端增長。我們認為,“雙碳”政策的提出將加速我國能源結構升級調整,未來清潔能源在總能源消耗的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光伏、風電及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從材料應用角度尋找投資機會:關注生物質原料的發展前景及尚未被發掘的環境友好材料在當前“雙碳”政策+新能源大背景下,從材料應用角度出發,可降解塑料、生物質、碳捕捉等材料有望迎來發展機遇期。我們認為發展綠色、環保的可降解材料,有利于減少碳排放以及自然界的存留,促進碳循環,同時保護環境。 建議關注:PVA,生物柴油、尾氣處理材料等板塊投資機會。
從企業盈利角度尋找投資機會:2022 年擁抱α,布局周期成長型標的我們認為,過去兩年,持續不斷地疫情對整個化工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定程度上講,能夠在過去兩年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交出優秀業績答卷的企業都是值得重點投資和關注的。因此,從企業盈利層面出發,2022 年我們建議擁抱α,積極布局周期成長型標的。相關標的包括:聚氨酯(萬華化學)、煤化工(華魯恒升、寶豐能源)、維生素(新和成)、農藥(揚農化工、利爾化學)、輪胎(玲瓏輪胎、賽輪輪胎、森麒麟)、精細化工新材料(萬潤股份、新宙邦、硅寶科技、彤程新材、光威復材、巨化股份、泰和新材)、化纖(皖維高新、三友化工、華峰化學、長陽科技、東材科技)、磷化工(云天化、興發集團)、石油石化(榮盛石化、恒力石化)。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技術路線迭代風險、環保政策風險、安全事故風險。